佛修心,心养性,性生善
来源:xxzl188 发布时间:2018-11-09 16:38:44
![]()
参禅心学之五要:
心学之一要,明
孔子曰:人之初,性本善,荀子主张“性恶论”,一部《金刚经》万万人诵读注疏。儒,道,佛,孰对孰错?何解正何解误?心明则觉,觉则能悟,有信而不尽信,方能悟其真,明其实,觉其新。
![]()
心学之二要,静
禅语:一念心清静,莲花处处开。
佛门之所以称为静地,是指心非静而不能修。惟心静供养清净,惟心静广增智慧,惟心静振奋精神,惟心静释放安宁。惟心静不打诳语,惟心静不出流言,惟心静不生执念,惟心静不存妄想。
![]()
心学之三要,淡
佛曰:人生有八苦:生,老,病,死,爱别离,怨长久,求不得,放不下。
心若淡,则万事皆能放下。心若淡,则不盲从,不好高,不鹜远。心若淡,则随心,随性,随缘。看破红尘,虽破有怨;淡看人生,淡中是闲。
![]()
心学之四要,稳
佛曰: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,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。
可见,心的最高境界为“不动”,不动为稳。心稳,则人不冒进,不轻诺,不擅专,不贪嗔,不伤他,不虐己,从而达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”之佳境。
心学之五要,定
佛曰:为人安详,言行审谛,从禅定中来。禅定者,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
禅定可令心专注,心专注则不乱其所为。心定则气定,气定则神定,神定则性定,性定则禅定,禅定则能至无为之境,而无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,无为更胜有为之为。
![]()
参禅心学之五要:
心学之一要,明
孔子曰:人之初,性本善,荀子主张“性恶论”,一部《金刚经》万万人诵读注疏。儒,道,佛,孰对孰错?何解正何解误?心明则觉,觉则能悟,有信而不尽信,方能悟其真,明其实,觉其新。
心学之二要,静
禅语:一念心清静,莲花处处开。
佛门之所以称为静地,是指心非静而不能修。惟心静供养清净,惟心静广增智慧,惟心静振奋精神,惟心静释放安宁。惟心静不打诳语,惟心静不出流言,惟心静不生执念,惟心静不存妄想。
心学之三要,淡
佛曰:人生有八苦:生,老,病,死,爱别离,怨长久,求不得,放不下。
心若淡,则万事皆能放下。心若淡,则不盲从,不好高,不鹜远。心若淡,则随心,随性,随缘。看破红尘,虽破有怨;淡看人生,淡中是闲。
心学之四要,稳
佛曰: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,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。
可见,心的最高境界为“不动”,不动为稳。心稳,则人不冒进,不轻诺,不擅专,不贪嗔,不伤他,不虐己,从而达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”之佳境。
心学之五要,定
佛曰:为人安详,言行审谛,从禅定中来。禅定者,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
禅定可令心专注,心专注则不乱其所为。心定则气定,气定则神定,神定则性定,性定则禅定,禅定则能至无为之境,而无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,无为更胜有为之为。
相关新闻
可穿戴设备行业一周要闻回顾(7.11—7.16)2018-11-05
静安里社区修剪树木工作信息2018-11-10
用老祖宗的话来说「网络流行语」?终于又可以用力装逼了!2018-11-12
小升初数学知识大汇总,赶紧看看吧!2018-11-14
缙云树人书院 2016"德行天下" 夏令营(第二期)即将开营2018-11-15
玩~~游~~戏~~送万元红包,是人民币哦。想要吗?2018-11-15
《鑫林鉴赏》王府井水晶铲车六一鉴赏专题活动2018-11-16
不是你的错 都是钓鱼惹得祸2018-11-17
为什么选择天翼高清?2018-11-17
[暑期福利]有人@您,您有一张邀请卡2018-11-18